平面镜
ayx安卓:33 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框架+知识点解读+考点解析+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点拨与训练(沪粤版广东专用)
来源:ayx安卓 发布时间:2025-10-03 23:07:38ayx在线登录: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框架+知识点解读+考点解析+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点拨与训练(沪粤版,广东专用)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卷版)一、平面镜成像规律1.平面镜和像我们把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就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像。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3-3-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足够大的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白纸的上面,再取两段长短与粗细都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1)在白纸上描出物(蜡烛A)、玻璃板、像(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接物与像的位置。然后用直尺分别量出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它们就是物距AO、像距 BO。(2)观察并研究像与物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3)把蜡烛A沿AB连线前后移动,同时调整玻璃板后蜡烛B的位置每次都使蜡烛 B像被点燃一样,观察像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并测量物距和像距。(4)移走蜡烛B,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吗?请试一试。点拨 (1)薄玻璃板的作用:①确定像的位置;②防止成两个像影响实验观察。(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4)实验中,玻璃板要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重合;(5)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观察;(6)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7)观察点燃蜡烛的像时,眼睛应与物体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观察像是否为虚像时,眼睛与像在玻璃板的同一侧;(8)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4.实像和虚像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点拨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的像实际上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平面镜成像作图作平面镜成的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平面镜成虚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二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从S 射向平面镜的所有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交于点S,所以在作图时,只要任选两条从点光源S发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作出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就能确定像S。如下图。作图步骤如下:①从点光源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分别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它们的交点S即为点光源S的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作图方法(如图所示)①做垂线—即画出物体的两个端点AB到平面镜面的垂线段AM、BN;②画垂足;③量等距:使A´M=AM,B´N =BN;④画像点A´B´并连接,则A´B´就是物体AB的像。特别提醒作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面镜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实际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反向延长线要画成虚线;实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法线)实物和虚像要标注上对应的字母,并用上下标区分。二、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 应用的实例:家庭中所用的穿衣镜;练功房、理发店、服装店里安装的平面镜;牙医检查牙齿使用的平面镜等。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1)塔式太阳能电站塔式太阳能电站,它是在很大面积的场地上装有许多台大型太阳能反射镜,称为定日镜,每台都各自配有跟踪机构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集中到一个高塔顶部的接受器上,从而利用太阳能发电。(2)潜望镜 在直筒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面成45°,这样就做成一个最简单的潜望镜。在水的深处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三、各种面镜1.球面镜有些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类镜子叫做球面镜。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2.凸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当光线射到凸面镜后,反射光线要向外发散开来,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汽车的后视镜和街头路口的反光镜都是凸面镜,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3.凹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1)凹面镜的表面是凹进去的,能够会聚光线。当平行光线射到凹面镜后,光会聚于一点(叫焦点)。凹面镜对光线)凹面镜的应用 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利用凹面制成的太阳灶等。【方法点拨】常考考查点(1)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即透过玻璃板能看到未点燃的蜡烛,也能看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3)实验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因为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可以各成一个像,当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像有较大的错位,难以确定像的位置;(4)实验中,玻璃板要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重合;(5)实验中,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6)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观察;(7)白纸用于标注玻璃板的位置、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以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8)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9)观察点燃蜡烛的像时,眼睛应与物体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观察像是否为虚像时,眼睛与像在玻璃板的同一侧。1.(23-24八年级上·广东梅州·阶段练习)我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 ;(2)实验中,先固定点燃的蜡烛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面放上另一支相同大小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最大的目的是: 。透过玻璃看到的蜡烛B,其实就是光的 形成的像。移开蜡烛B并在其位置处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的像;(3)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实验中会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像,若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cm;(4)如图乙所示,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 。 2.(23-24八年级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和Q两个平面都是可当作平面镜使用,如图甲所示)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 一些(选填“亮”或“暗”),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选填“P”或“Q”)平面镜成像得到的;(2)小柯按照图甲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的是 (选填“物距u”或“像距v”),依据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物距u/cm 5.0 6.0 7.0 8.0 像距v/cm 4.5 5.5 6.5 7.5(3)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4)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A的像相对于A (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方法点拨】(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虚像,其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2)不管物体靠近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大小。即物体大小不变则像的大小也不变。(3)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物和像相对镜面的速度大小相等。3.(22-23九年级下·广东惠州·阶段练习)小文身高1.66m,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自己为 m,镜中的像高 m,若他以0.5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 m/s。 4.(23-24八年级上·广东茂名·阶段练习)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知识后,小华站在银行的自动感应玻璃门前,观察到了自己在玻璃门中的像,这是由于光在门上发生了 。当他靠近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玻璃门平行于小华自动平移的过程中,他通过玻璃门所成的像将 (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方法点拨】(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作图步骤如下:①从点光源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分别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它们的交点S即为点光源S的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作图方法①做垂线;②画垂足;③量等距;④画虚像。作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面镜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实际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反向延长线要画成虚线;实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法线)实物和虚像要标注上对应的字母,并用上下标区分。5.(23-24八年级上·广东韶关·阶段练习)如图中是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找到光源S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八年级上·广东珠海·期末)请在图中画出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并画出由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方法点拨】1.凸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当光线射到凸面镜后,反射光线要向外发散开来,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汽车的后视镜和街头路口的反光镜都是凸面镜,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2.凹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1)凹面镜的表面是凹进去的,能够会聚光线。当平行光线射到凹面镜后,光会聚于一点(叫焦点)。凹面镜对光线)凹面镜的应用 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利用凹面制成的太阳灶等。7.(23-24八年级上·广东东莞·期末)手电筒中的反光碗如图所示,它可以使光线更加集中,从图中可看出,反光碗实际是一个 面镜,它对光线具有 作用。卡车、货车等大型车辆为了开阔视野应选 面镜作为后视镜。 8.(23-24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下图,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工程首席设计师南仁东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等于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等于凸面镜,对光线八年级上·广东茂名·期末)一支蜡烛长13cm,立于平面镜前15cm的地方,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cm,像到蜡烛的距离为 cm(填数值);如果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到50cm,那么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22-23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某天上午,小珠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正常使用的时钟,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则当前的实际时间应为 。3.(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深圳秋冬温暖的天气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候鸟,为深圳人带来一场场海景盛宴。如图所示是一只琵琶鹭在水面上捕食的画面,在它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小B.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大C.成实像,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4.(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驾驶员在汽车行驶时低头看仪表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UD)。如图乙所示是HUD工作原理图,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往前方观看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实像B.像和物体关于挡风玻璃不对称C.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凸面镜D.某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图乙),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5.(22-23九年级下·广东湛江·阶段练习)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 时,该位置记为;(3)将光屏放在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选填“垂直”或“平行”);(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cm,像的大小的变动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如图1所示,小龙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能够正常的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和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他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略测量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联的内容:(1)小龙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与广告牌重合;(2)记下自己站立的位置P点;(3)用 (填一种测量仪器)量出小龙所站位置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l;(4)这个距离l即等于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其物理依据是 ;(5)如图2所示用箭头AB“”模拟小龙,请你画出他通过玻璃屏蔽门所成的像AB 。7.(23-24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问题:智能汽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慢慢变得智能化。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能够正常的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实像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4)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1.(23-24八年级上·青海·期中)凹面镜、凸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元件,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手电筒的反光镜是一个 ,汽车的后视镜是一个 。(两空均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2.(23-24八年级上·四川自贡·阶段练习)如图是某时刻小明家电子时钟显示的时间,若小明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时间应该是 。3.(23-24八年级上·四川达州·期中)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湖水深2米,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4.(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如图是小明检查视力的情景,视力表放在小明头部的后上方,他只需要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m,若小明向平面镜靠近了1m,他的像距镜面 m,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23-24八年级上·山东日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枪的影子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C.②是③的影子D.②是①经玻璃所成的像6.(23-24八年级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甲图中,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乙图中,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MN。木板CD和MN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都能成AB完整的像B.都不能成AB完整的像C.甲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D.甲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7.(23-24八年级上·山西晋中·期末)小明在项目化学习中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昆虫观察箱。在一面开口的箱内放置两块平面镜A和B,当蜘蛛通过蛛丝悬停在空中时,可以对其做全面的观察。蜘蛛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A.平面镜A成缩小的实像 B.平面镜A成等大的实像C.平面镜B成放大的虚像 D.平面镜B成等大的虚像8.(23-24八年级上·江苏宿迁·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小明正在观察玩具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此时刚好能清楚看到玩具鸟头部的像B.在像与镜之间放一块木板,小明就不可能看到玩具鸟的像C.将玩具鸟向上移适当距离,小明就能看到玩具鸟的全身像D.将平面镜向下移适当距离,小明就能看到玩具鸟的全身像9.(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阶段练习)请画出人眼在A点看到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光路图。10.(23-24八年级上·江苏徐州·阶段练习)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大小相等的蜡烛A和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3 平面镜成像特点(解析版)一、平面镜成像规律1.平面镜和像我们把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就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像。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3-3-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足够大的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白纸的上面,再取两段长短与粗细都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1)在白纸上描出物(蜡烛A)、玻璃板、像(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接物与像的位置。然后用直尺分别量出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它们就是物距AO、像距 BO。(2)观察并研究像与物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3)把蜡烛A沿AB连线前后移动,同时调整玻璃板后蜡烛B的位置每次都使蜡烛 B像被点燃一样,观察像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并测量物距和像距。(4)移走蜡烛B,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吗?请试一试。点拨 (1)薄玻璃板的作用:①确定像的位置;②防止成两个像影响实验观察。(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4)实验中,玻璃板要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重合;(5)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观察;(6)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7)观察点燃蜡烛的像时,眼睛应与物体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观察像是否为虚像时,眼睛与像在玻璃板的同一侧;(8)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4.实像和虚像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点拨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的像实际上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平面镜成像作图作平面镜成的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平面镜成虚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二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从S 射向平面镜的所有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交于点S,所以在作图时,只要任选两条从点光源S发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作出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就能确定像S。如下图。作图步骤如下:①从点光源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分别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它们的交点S即为点光源S的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作图方法(如图所示)①做垂线—即画出物体的两个端点AB到平面镜面的垂线段AM、BN;②画垂足;③量等距:使A´M=AM,B´N =BN;④画像点A´B´并连接,则A´B´就是物体AB的像。特别提醒作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面镜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实际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反向延长线要画成虚线;实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法线)实物和虚像要标注上对应的字母,并用上下标区分。二、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 应用的实例:家庭中所用的穿衣镜;练功房、理发店、服装店里安装的平面镜;牙医检查牙齿使用的平面镜等。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1)塔式太阳能电站塔式太阳能电站,它是在很大面积的场地上装有许多台大型太阳能反射镜,称为定日镜,每台都各自配有跟踪机构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集中到一个高塔顶部的接受器上,从而利用太阳能发电。(2)潜望镜 在直筒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面成45°,这样就做成一个最简单的潜望镜。在水的深处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三、各种面镜1.球面镜有些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类镜子叫做球面镜。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2.凸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当光线射到凸面镜后,反射光线要向外发散开来,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汽车的后视镜和街头路口的反光镜都是凸面镜,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3.凹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1)凹面镜的表面是凹进去的,能够会聚光线。当平行光线射到凹面镜后,光会聚于一点(叫焦点)。凹面镜对光线)凹面镜的应用 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利用凹面制成的太阳灶等。【方法点拨】常考考查点(1)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即透过玻璃板能看到未点燃的蜡烛,也能看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3)实验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因为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可以各成一个像,当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像有较大的错位,难以确定像的位置;(4)实验中,玻璃板要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重合;(5)实验中,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6)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观察;(7)白纸用于标注玻璃板的位置、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以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8)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9)观察点燃蜡烛的像时,眼睛应与物体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观察像是否为虚像时,眼睛与像在玻璃板的同一侧。1.(23-24八年级上·广东梅州·阶段练习)我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 ;(2)实验中,先固定点燃的蜡烛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面放上另一支相同大小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最大的目的是: 。透过玻璃看到的蜡烛B,其实就是光的 形成的像。移开蜡烛B并在其位置处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的像;(3)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实验中会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像,若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cm;(4)如图乙所示,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 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反射 不能;(3)0.4;(4)45°【详解】(1)平面镜无法看到后方物体,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便于调整后侧蜡烛的位置,使其与前侧蜡烛的像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2)[1]实验中,两支蜡烛大小完全相同,固定蜡烛A的位置,移动蜡烛B,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这样做的最大的目的是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平面镜成的是虚像,透过玻璃看到的B其实是由于A的光线经过反射所成的虚像。[3]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无法用光屏承接。所以,移开蜡烛B并在其位置处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上不能看见蜡烛的像。(3)根据物像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前后两面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为平面镜厚度的2倍,即平面镜的厚度是0.4cm。(4)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对应点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连接A、A1,做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移动后平面镜位置,如下图可知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 2.(23-24八年级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和Q两个平面都是可当作平面镜使用,如图甲所示)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 一些(选填“亮”或“暗”),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选填“P”或“Q”)平面镜成像得到的;(2)小柯按照图甲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的是 (选填“物距u”或“像距v”),依据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物距u/cm 5.0 6.0 7.0 8.0 像距v/cm 4.5 5.5 6.5 7.5(3)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4)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A的像相对于A (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答案】 暗 P 像距v 0.5 薄 不【详解】(1)[1][2]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经过测量,能够获得A和A到平面镜P面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A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P面的成像得到的。(2)[3][4]小柯测量时把像A到玻璃板Q面的距离作为像距,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5.0cm−4.5cm=0.5cm(3)[5]为避免玻璃的两个面都能成像,影响实验效果,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4)[6]实验中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A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A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不变,所以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方法点拨】(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虚像,其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2)不管物体靠近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大小。即物体大小不变则像的大小也不变。(3)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物和像相对镜面的速度大小相等。3.(22-23九年级下·广东惠州·阶段练习)小文身高1.66m,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自己为 m,镜中的像高 m,若他以0.5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 m/s。【答案】 4 1.66 1【详解】[1]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小文距离平面镜为2m,则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也为2m,他在镜中的像距他自己的距离为2m+2m=4m[2]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所以小文身高1.66m,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也为1.66m。[3]若小文以0.5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0.5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对于人的速度是两速度之和,即1m/s。 4.(23-24八年级上·广东茂名·阶段练习)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知识后,小华站在银行的自动感应玻璃门前,观察到了自己在玻璃门中的像,这是由于光在门上发生了 。当他靠近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玻璃门平行于小华自动平移的过程中,他通过玻璃门所成的像将 (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答案】 反射 不变 不随【详解】[1]玻璃门比较光滑,相当于平面镜,因此光在玻璃门上发生了镜面反射。[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当他靠近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大小不变。[3]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玻璃门中的像与物体关于玻璃门是对称的,物置不变,虚像位置不变,不会随玻璃门平移。【方法点拨】(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作图步骤如下:①从点光源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分别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它们的交点S即为点光源S的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作图方法①做垂线;②画垂足;③量等距;④画虚像。作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面镜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实际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反向延长线要画成虚线;实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法线)实物和虚像要标注上对应的字母,并用上下标区分。5.(23-24八年级上·广东韶关·阶段练习)如图中是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找到光源S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答案】见解析【详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八年级上·广东珠海·期末)请在图中画出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并画出由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详解】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烛焰上A点与在平面镜中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以此作出像,连接像与眼睛即为反射光线,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光线的入射点,连接入射点和A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方法点拨】1.凸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当光线射到凸面镜后,反射光线要向外发散开来,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汽车的后视镜和街头路口的反光镜都是凸面镜,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2.凹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1)凹面镜的表面是凹进去的,能够会聚光线。当平行光线射到凹面镜后,光会聚于一点(叫焦点)。凹面镜对光线)凹面镜的应用 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利用凹面制成的太阳灶等。7.(23-24八年级上·广东东莞·期末)手电筒中的反光碗如图所示,它可以使光线更加集中,从图中可看出,反光碗实际是一个 面镜,它对光线具有 作用。卡车、货车等大型车辆为了开阔视野应选 面镜作为后视镜。【答案】 凹 会聚 凸【详解】[1][2]如图所示,反射面向中间凹,是凹面镜,对光线]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适合做卡车、货车后视镜,开阔视野。 8.(23-24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下图,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工程首席设计师南仁东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等于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等于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答案】B【详解】如图所示,“中国天眼”的主体的反射面,中间凹陷,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3-24八年级上·广东茂名·期末)一支蜡烛长13cm,立于平面镜前15cm的地方,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cm,像到蜡烛的距离为 cm(填数值);如果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到50cm,那么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 13 30 不变【详解】[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蜡烛长13cm,则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3cm。[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距离平面镜15cm,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cm,则像到蜡烛的距离为30cm。[3]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到50cm时,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将不变。2.(22-23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某天上午,小珠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正常使用的时钟,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则当前的实际时间应为 。【答案】7:25【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和正常使用的时钟本身是左右对调的,所以墙上的时钟时针在7、8之间,分针指向5,当前的实际时间应为7:25。3.(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深圳秋冬温暖的天气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候鸟,为深圳人带来一场场海景盛宴。如图所示是一只琵琶鹭在水面上捕食的画面,在它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小B.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大C.成实像,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D【详解】AB.琵琶鹭靠近水面的过程中,水中出现琵琶鹭的倒影就是琵琶鹭在水中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琵琶鹭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琵琶鹭的大小相等,故AB错误;C.琵琶鹭靠近水面的过程中,水中出现琵琶鹭的倒影就是琵琶鹭在水中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琵琶鹭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到水面的距离变小,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变小。故C错误;D.琵琶鹭靠近水面的过程中,水中出现琵琶鹭的倒影就是琵琶鹭在水中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4.(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驾驶员在汽车行驶时低头看仪表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UD)。如图乙所示是HUD工作原理图,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往前方观看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实像B.像和物体关于挡风玻璃不对称C.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凸面镜D.某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图乙),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答案】D【详解】A.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故A错误;B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在竖直方向上,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故B错误,D正确;C.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反光罩)相当于凹面镜,故C错误。故选D。5.(22-23九年级下·广东湛江·阶段练习)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 时,该位置记为;(3)将光屏放在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选填“垂直”或“平行”);(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cm,像的大小的变动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竖直 完全重合 虚 垂直 10 不变【详解】(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竖直放置。(2)[2]实验过程中,蜡烛1放在A位置,蜡烛1在平面镜中成像,蜡烛1和蜡烛1的像都不能移动,把蜡烛2放到蜡烛1的像的位置,则蜡烛2代替的是蜡烛1的像,此时看上去蜡烛2跟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该位置记为A。(3)[3]将光屏放在A位置,光屏能承接到的像为实像,承接不到的像为虚像,任意转动光屏都承接不到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4)[4]观察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物与像与平面镜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移动前,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是6cm,向玻璃板方向挪动1cm后,距玻璃板为5cm,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与蜡烛的距离为10cm,像的大小等于物体大小,所以在移动过程中像大小不变。6.(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如图1所示,小龙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能够正常的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和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他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略测量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联的内容:(1)小龙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与广告牌重合;(2)记下自己站立的位置P点;(3)用 (填一种测量仪器)量出小龙所站位置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l;(4)这个距离l即等于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其物理依据是 ;(5)如图2所示用箭头AB“”模拟小龙,请你画出他通过玻璃屏蔽门所成的像AB 。【答案】 自己的虚像 刻度尺 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详解】(1)[1]玻璃屏蔽门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龙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虚像与广告牌重合。(3)[2]测量自己站立的位置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的l要使用到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4)[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测出的距离l等于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5)[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对称,分别作出A、B的对称点A、B,然后用虚线连接AB,AB为AB的像,如图所示:7.(23-24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问题:智能汽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慢慢变得智能化。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能够正常的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实像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4)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答案】 D 45° 靠近 厚度 凹面镜【详解】(1)[1]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故B错误;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可逆的,故C错误;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车内开灯会干扰司机的视线,无法看清路况,故D正确。故选D。(2)[2][3]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而像与物体垂直,故角平分线为对称轴,即为平面镜的位置,故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即需要将像往下移动,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显示器需要靠近。(3)[4]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前后两个面都反射成像。(4)[5]由于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可知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1.(23-24八年级上·青海·期中)凹面镜、凸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元件,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手电筒的反光镜是一个 ,汽车的后视镜是一个 。(两空均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答案】 发散 凹面镜 凸面镜【详解】[1][3]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观后镜上,能扩大人的视野。[2]手电筒的反光镜是一个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23-24八年级上·四川自贡·阶段练习)如图是某时刻小明家电子时钟显示的时间,若小明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时间应该是 。【答案】21∶51【详解】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从背后的镜子中看时,左右会反过来,则看到的时间为21∶51。3.(23-24八年级上·四川达州·期中)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湖水深2米,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答案】 虚 反射 6【详解】[1][2][3]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小鸟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鸟距离水面3m,则该“倒影”距小鸟6m。4.(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如图是小明检查视力的情景,视力表放在小明头部的后上方,他只需要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m,若小明向平面镜靠近了1m,他的像距镜面 m,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4.6 1.1 不变【详解】[1]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小明的距离为2.5m+2.1m=4.6m[2][3]若小明向平面镜靠近了1m,他的像距镜面为4.6m-2.5m-1m=1.1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则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不变。5.(23-24八年级上·山东日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枪的影子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C.②是③的影子D.②是①经玻璃所成的像【答案】C【详解】A.①是壁灯发出的光被枪挡住在墙壁上形成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D.③是平面镜成的虚像,不会形成影子,②是枪的影子经玻璃所成的像,故C错误、D正确,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3-24八年级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甲图中,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乙图中,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MN。木板CD和MN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都能成AB完整的像B.都不能成AB完整的像C.甲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D.甲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答案】A【详解】图甲中,先根据“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A、B点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从A点反射的光线沿CD的最下边缘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则AB能在平面镜内成完整的虚像A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乙图中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物体AB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23-24八年级上·山西晋中·期末)小明在项目化学习中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昆虫观察箱。在一面开口的箱内放置两块平面镜A和B,当蜘蛛通过蛛丝悬停在空中时,可以对其做全面的观察。蜘蛛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A.平面镜A成缩小的实像 B.平面镜A成等大的实像C.平面镜B成放大的虚像 D.平面镜B成等大的虚像【答案】D【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蜘蛛在平面镜A与平面镜B中成的都是等大的虚像。故选D。8.(23-24八年级上·江苏宿迁·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小明正在观察玩具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此时刚好能清楚看到玩具鸟头部的像B.在像与镜之间放一块木板,小明就不可能看到玩具鸟的像C.将玩具鸟向上移适当距离,小明就能看到玩具鸟的全身像D.将平面镜向下移适当距离,小明就能看到玩具鸟的全身像【答案】B【详解】A.从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来自鸟头部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可以反射到小明的眼里,故小明此时刚好能清楚看到玩具鸟头部的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像与镜之间放一块木板,不影响小明对反射光线的观察,小明能看到玩具鸟的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CD.将玩具鸟向上移适当距离,或将平面镜向下移适当距离,来自鸟全身的光线均可以反射进入小明的眼里,故小明就能看到玩具鸟的全身像,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阶段练习)请画出人眼在A点看到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光路图。【答案】见解析【详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作S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像点S′,连接AS′,与平面镜交于O点,则OA为反射光线,再连接SO为入射光线,光由S点射向A点,如下图所示:10.(23-24八年级上·江苏徐州·阶段练习)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大小相等的蜡烛A和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3)虚;(4)不变;(5)不变【详解】(1)玻璃镜可以成像,也可以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为了与像区分开,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4)平面镜成像时,像等于物体,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由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得,蜡烛像的位置不变。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点拨与训练(沪粤版,广东专用)
4.4 升华和凝华(知识框架+知识点解读+考点解析+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点拨与训练(沪粤版2024,广东专用)
4.3 熔化和凝固(知识框架+知识点解读+考点解析+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点拨与训练(沪粤版2024,广东专用)
4.2 汽化和液化(知识框架+知识点解读+考点解析+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点拨与训练(沪粤版2024,广东专用)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知识框架+知识点解读+考点解析+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点拨与训练(沪粤版2024,广东专用)
3.4 光的折射规律(知识框架+知识点解读+考点解析+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点拨与训练(沪粤版,广东专用)
由于学科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 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有关的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学科网,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做处理。
上一篇:热情文学88色归纳

